关注食品安全 关爱健康生活
主办:海南省食品安全协会  指导单位: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
首页


地址:海口市青年路7号滨江花园2栋405室

电话:0898-65384931

网址:www.hifsa.cn

邮箱:1013831649@qq.com



会员简介

海的“带盐”人



  60年的风雨兼程,海南莺歌海盐场的几代职工,见证了盐场从荒地到“银山”的蜕变。2019年5月,在海南盛夏的高温天气中,记者来到海南岛西南端的莺歌海盐场,用镜头去关注一个独特群体,他们是这片盐田的坚守者,他们更是海的“带盐”(代言)人。他们用平凡而可敬的一生,讲述着一个个关于热爱与坚守的故事。


  海南日报客户端丨图文/张杰 视频/韦茂金 张杰 周达延


1559092247903235.jpg

2019年5月19日清晨,俯瞰海南莺歌海盐田,3000多公顷的大平面如棋盘般摆在眼前。一格一格远远近近的池滩,整整齐齐,鲜明耀眼。


  “盐田万顷莺歌海,四季常春极乐园。驱遣阳光充炭火,烧干海水变银山。” 海南岛西南端,乐东黎族自治县的莺歌海盐场,1962年,大文豪郭沫若被这里的情景所震撼,情不自禁,流下如此浪漫诗篇。


1559005129396449.jpg

盛夏的傍晚,夕阳西斜,高温的余威犹在,在一块块盐田地里,勤劳的盐工们在一耙耙地收获海盐。

 

  莺歌海,这个曾出现在教科书上的名字,成为一张海南的地理名片。


  从1958年底生产出第一批盐至今,莺歌海盐场已走过一个甲子的沧桑变迁。


1558918819260900.jpg

一位盐工在镜头前展示他们引以为傲的老盐产品。夏天里,年轻人爱喝的各种街头饮料中,往往都会加入这样的老盐。莺歌海的老盐,也一时间成为了年轻人眼中的“网红”产品。


  60年的风雨兼程,海南莺歌海盐场的几代职工,见证了盐场从荒地到“银山”的蜕变。2019年5月,在海南盛夏的高温天气中,我们来到海南岛西南端的莺歌海盐场,用镜头去关注一个独特群体,他们是这片盐田的坚守者,他们更是海的“带盐”(代言)人。他们用平凡而可敬的一生,讲述着一个个关于热爱与坚守的故事。


1559005212923622.jpg

一位老盐工在盐田里冒着烈日酷暑在收盐。


  “这里曾经辉煌过,我们从父辈手里接过收盐耙,一干就是三四十年,把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这里,很留恋这个地方,也希望它将来能越来越好。”2019年5月18日,海南全岛高温预警,在莺歌海盐田里,57岁的陈发锐正在与工友一起收盐,这位脸上爬满沧桑的“盐二代”,已经在莺歌海盐田坚守了40年,谈起盐田往事,言语中饱含深情与乐观坚强。


1559093816966149.jpg

在一块块盐田地里,一层层结晶的盐花在霞光中闪闪发光,它们被勤劳的盐工们一耙耙收获。

 

  盛夏的傍晚,高温的余威犹在,夕阳余晖还没有完全退去,月亮已经高高挂起。莺歌海3000多公顷的大平面,像棋盘一样摆在眼前,那一格一格的远远近近的池滩,整整齐齐,鲜明耀眼。在一块块盐田地里,一层层结晶的盐花,在霞光中闪闪发光,它们被勤劳的盐工们一耙耙收获……时值五月,这是一幅幅感人的劳动场面,成为这座海岛上最美丽的风景线。


1559005136429581.jpg

夕阳下,盐田里的盐工正辛勤劳作。时值五月,这一幅幅感人的劳动场面成了这座海岛上最美丽的风景线。


1558918829433350.jpg

一位盐工在夕阳下辛苦劳作的剪影。

 

 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50年代,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会聚于尖峰岭下,凭着对开发建设盐场的热情,靠一双双巧手,一付付铁肩,完成了11560万立方米的土方量,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建起一个初具规模的盐场。他们是为莺歌海倾注全部激情、艰苦和坚守的“盐一代”创业者。那时的莺歌海,一切从荒芜开始。“盐一代”的创业者们,没有住的,就自己动手;没有吃的,就用牛车去运;没有挖土机,就用锄头挖,肩膀挑;没有滚压机,就用人拉和牛拖铁石捆;夜里没有电灯,就用汽灯、煤油灯、火把照明施工;扁担、土箕一时供应不上,就上山伐木自己制造……


1559005389831397.jpg

盐田上,两位盐工正相互协作,运送收好的海盐。这样的动作,他们重复了几十载。


1559005478612716.jpg

两位女盐工扛着沉重的工具走在盐田里。


  “父母整天忙于工作,很少有时间管我们。我们放学后,也常常到盐田里打下手。如今,一转眼我们也在盐田里干了30多年。”48岁的“盐二代”王师傅,从凌晨五点起来收盐忙到上午十点,此时,他趁着间隙一边补吃着简易早餐,一边感慨岁月如梭。像他一样,不少莺歌海盐场第二代职工子弟,接过父辈的衣钵留在盐场继续奋斗。他的身边,54岁的邢福豪,在盐场工作了33年;47岁的赖清海,在盐场工作了33年;44岁的潘金丽,在盐场工作了20多年;49岁的邢福伦,在盐场工作了33年……这些“盐二代”们,盐场带给他们的不仅有童年时期最美好的回忆,上一辈人铸就的莺歌海精神也深深地鼓舞着他们,让他们执著至今。对这片奋斗了几十年的盐田,他们同父辈们一样充满了感情,并用一生去坚守,去为之努力,去书写着一个个关于热爱与坚守的故事。


1559005766427839.jpg

两位盐工在忙碌间隙补充水分。当天,海南全岛高温预警,在高温、高湿、高盐的盐田里,盐工们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以维持体力。


1558918867823449.jpg

盐工收工后,用淡水冲去水鞋上的盐。在莺歌海盐田里工作,高温、高湿、高盐,外加刺眼强光的工作环境对这些盐工来说已是常态。

  

  然而,受市场变化、部分设备老化、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,现如今莺歌海盐场发展缓慢,步履蹒跚。不少职工第三代子弟到大城市读书后,就留在外地发展,“盐三代”们选择了与父辈不一样的人生……


1559092159185367.jpg

一位盐工驾驶着老化的拖拉机在盐田里收盐劳作的情景。受市场变化、部分设备老化、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,现如今莺歌海盐场发展缓慢,步履蹒跚。


1559005593402117.jpg

盐工在海盐加工厂运输海盐成品。


1559005588367813.jpg

在海盐的生产打包车间,49岁的“盐二代”邢福伦正在给刚刚包装好的盐产品扫描二维码进行统计。距今,他已在莺歌海盐场工作了33年。


  “时代不一样了,尊重孩子们的选择,让他们自由发展,但是对于我们来说,莺歌海盐场就像是我们的父亲,值得我们敬重与依恋;莺歌海盐场也像是我们的孩子,我们想用一辈子坚守,与它每天都相依相偎在一起。因为,我们都是海的‘带盐’人!”面对时代的变迁,盐工们如此作答,他们用坚守书写着自己的人生,也用行动延续着莺歌海的传奇。


1559006543930192.jpg

“盐二代”赖清海(右)与陈发锐(左)在休息间隙交流盐的质量问题。


1559005916225440.jpg

盛夏高温中,在一番辛勤劳作之后,莺歌海的盐工们在镜头面前留下了合影。时值五月,他们冒着酷暑暴晒,始终坚守在岗位上,对于常年忙碌的他们来说,这样的合影实属罕有。


1559006331263112.jpg

在收获了一耙耙海盐后,女盐工们虽戴着面巾,却难掩内心的喜悦。


1559006056442930.jpg

“盐二代”赖清海忙碌了一天,大汗淋漓。从少年时代接过父辈的盐场衣钵,47岁的他已经在盐场坚守了33年。如今,他是盐场里的技术长,是海盐生产方面的技术权威。


1559092057589731.jpg

44岁的女盐工潘金丽正在戴上斗笠,为下盐田工作做好防晒等准备工作。


1558918932290561.jpg

57岁的“盐二代”陈发锐,已在莺歌海盐田坚守了40年,脸上爬满了沧桑。谈起盐田往事,他的言语中饱含着深情与乐观坚强。


1559006312971000.jpg

54岁的“盐二代”邢福豪,已在盐场工作了33年。

关闭